11月13日,化工学院形势政策课第二讲于二教2C202教室顺利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鞠连和教授应邀为大家作以“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的讲解。化工学院应化系13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形势政策课政策课。
首先,鞠连和教授简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核心词汇,并强调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变化,他指出,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注重个人权益的维护,不再如过去一般忽视个人,过度强调集体。紧接着,鞠教授从日常生活实际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涵的深意和意义。此外,鞠教授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同学体会到这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后,鞠教授向同学详尽地剖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之一——“法治”。他围绕何为法治,为什么需要法治,如何迈向法治三个问题展开,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探讨“法治”的核心内涵。期间,鞠教授通过阐述法治的五大法治的特征回答了“何为法治”;将法治与人治进行比较,清晰地回答了“为什么需要法治”;从历史、国际社会等多角度阐述了“如何迈向法治”。课上,鞠教授还与同学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一探讨和交流。
形式政策课的开展,不仅加深了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了法治意识,还引导同学们关注时事,放眼眼观察中国的变化,关注社会主义的发展,争做一名更加具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担负起我们的“中国梦”和“亚太梦”。(化工学院/文 肖俏欣;图 徐晨博;审核 周雪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