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转型期教育是阶段性的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是人才培养的源头工程和基础工作,是优良学风塑造的重要抓手。期末来临,2014级新生转型阶段也逐渐接近尾声,为了解新生的生活、学习及内心状态,检验新生转型教育成果,及时发现转型教育中的优点与不足,以便今后工作的改进,同时引导新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近日,化工学院化、化工和材料三个系分别召开了新生座谈会。新生座谈会内容主要围绕学习生活和新生研讨会两个方面展开。
断了线的风筝,该如何适应风起云涌的天空
离开父母,新生能否在进入校园后,尽快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是转型教育的成败关键之一。通过新生座谈会,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已经基本适应,化工系的同学提到,近一年的大学时光里感到自己在人际关系处理、独立生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对于大学学习,多数同学疑惑于如何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与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合理的安排有限的时间。他们热衷于在社团中实现锻炼,但也苦恼于频繁的社团活动压缩了课余学习的时间。相比高中,大学更加强调自主学习,没有了约束的大学生像断了线的风筝,他们可以在自由天空中任意翱翔,做任何大胆的尝试,却也担心随风迷失了方向。同学们说,大学的学生班主任助理像是大哥大姐,班主任则是家长,指引着自己成长。
创新需要勇气,该怎样触摸未来的轮廓
今年,是学院第一年开设新生研讨课,区别于传统的课程,新生研讨课开设在大一下学期,由学院的教授轮流任课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及学科发展趋势、行业现状等。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生研讨课开展情况,学院将新生研讨课作为座谈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大多数同学认为新生研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带领他们领略了化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由于新生专业知识的局限,教授们的授课内容对于新生来说有些深奥和难懂,同时研讨课与大一上学期的部分课程存在着内容重复。同学们也为新生研讨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例如,他们希望可以在保证课时量的前提下,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课程内容,既可以避免重复上课,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挥手告别“新生”,能否成为合格的学长学姐
时光如流水,14级学生的新生身份也即将宣告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大一是实现自我转型的重要阶段,尽快告别以前幼稚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对自己及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才能在人生长跑中占得先机。
已处于“新生”的末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自信的向前走吧,畏畏缩缩,永远实现不了梦想,成功永远属于“追梦者”而不是“做梦者”。相信14级的化工学子能够尽快调整自己,挥手告别新生身份,争做优秀的学长学姐,成为有魅力、有学识、有内涵、有梦想的新青年!
(化工学院/文徐晨博;审核 周雪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