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我校“功能分子、聚集体及器件创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即“111计划”)启动仪式在化工学院举行。副校长徐岩、校长助理张弛、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芳、化工学院院长陈明清、书记甘为民等学院主要负责人、Mark G. Humphrey及参与创新引智基地申报的骨干教师等出席活动。
2012年10月,由张弛教授牵头申报的“功能分子、聚集体及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依托“中-澳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功能分子材料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教育部创新团队和“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大、华中科大等9所高校申报的创新引智基地通过第一轮综合评审,免于答辩评审,直接立项建设,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这是我校继食品、生工、物联网学院之后获得立项的第四个创新引智基地。
启动仪式上,副校长徐岩教授对该引智基地的正式启动建设表示祝贺,希望该基地能够发挥现有引智工作的优势,创新引智模式,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术大师,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形成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在基地建设中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形成有效的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顺利实现各项建设目标。
“功能分子、聚集体及器件创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张弛教授从引智基地建设的宗旨与目标、任务与形式、组织及实施等三个层面对项目作了介绍,并就基地建设的组织架构和今年将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具体举措进行了详尽阐释及周密安排,以积极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力争使基地的建设水平更上新台阶。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芳教授就建立健全制度机构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如制定专家来访计划与时间表,实施国外专家与青年博士、科研助手的学术对接,研究成果的标注等,她希望“功能分子、聚集体及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现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提升研究层次,在探索中积极总结经验,形成一流的学术竞争力。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陈明清教授及Mark G. Humphrey教授也分别就基地建设发言,他们表示将全力保障基地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现基地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本次启动仪式初步构建了“功能分子、聚集体及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组织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基地建设方案,为持续凝炼非线性光学分子功能材料这一特色学科研究方向,有效汇聚世界一流大师学者,促进国际国内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升我校化学化工与材料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增添了一个新的学术创新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功能分子、聚集体及器件创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启动仪式现场
副校长徐岩致辞
基地负责人张弛教授作项目介绍
Mark G. Humphrey教授发言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芳教授就建立健全制度机构等建言献策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陈明清教授发言
我校“功能分子、聚集体及器件创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