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教育部网站刊发我院稿件——江南大学扎实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布日期:2015-08-28 00:00|浏览量:   来源: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从着力建设服务文化、着力打造服务队伍、着力设计服务载体、着力建立服务机制等四个方面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着力建设心系师生的服务文化一是树立宗旨意识。开设《认真履行党员义务 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专题党课,明确党员应尽责任;组织教工党员前往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在每年七一前夕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牢记服务使命;二是明确服务内容。坚持服务学院改革、服务教工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服务社会进步的“四服务”;三是强化自我服务。主动关心青年教工党员子女入托入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关心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增强他们的归宿感和光荣感;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确保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着力打造能力突出的服务队伍。一是规范发展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严格执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坚持发展党员的“选苗关”、“培养关”、“民意关”和“发展关”;二注重教育管理,增强党员队伍活力。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形象公示制度;明确学生党总支委员联系低年级学生党支部、教工支部委员联系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探索建立有问题党员的“警示”机制;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培养党员干部队伍。选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和党性修养好、综合素质强的同学分别担任教工和学生党支部书记;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党务干部交流会等,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选聘六名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党员担任院长助理,进行岗位锻炼。
着力设计贴近需求的服务载体。一是提供教工发展平台。在新进青年教师中实施教学、科研、实验“三导师”制度;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会讲”竞赛;选送教师分别赴对口高校和地方化工园区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二是搭建学生成长平台。鼓励专任教师参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2013-2014年共有50名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2014年共选聘9名教工党支部委员担任支部建在班上的学生党支部党建导师;引导专业教师参与或指导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和活动;三是拓展服务师生平台。建立“示范党支部”、“示范学生党员社团”、“示范学生党员宿舍”等党员先锋示范岗;行政管理人员实行“亮牌服务”;设立学生副班主任、学风督导员等学生党员服务岗位,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学习责任区、工作责任区、生活责任区;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一名党员联系一个班级”、“一名党员负责一个宿舍”、“一名党员帮扶一名同学”的“1+1+1”活动;四是深化服务社会平台。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近三年教师到帐横向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占全部到帐科研总经费的65%;共建成江苏省研究生企业工作站11家;学生志愿者利用专业优势在无锡南长区迎龙桥街道指导教授残疾人制作手工皂;学生党员坚持常年在无锡滨湖区三湖民工子弟小学开展“四点课堂”等公益活动。
着力建立保障有力的服务机制。一是开辟服务场所。建成集党员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活动和党群议事于一体的党员活动之家;利用QQ群、微信群、党建信息电子报等信息化手段,建成无形服务空间,传递党的信息,进行党建工作交流;二是实施服务评价。围绕服务成效,从个人自我评价、组织评价、被服务者评价三个维度建立以师生满意度为根本标准的服务评价机制通过实施《学院教工年度考核与评优暂行办法》,对教工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考核;每年对管理和教科辅人员的服务进行民主评议;三是强化服务激励。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服务之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道德讲堂”、“真人图书馆”等互动活动,加强党员典型人物的事迹宣传。

本文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85/201507/t20150721_194680.html